查找知識庫內容
4Ps營銷理論案例分析 (III) 4Ps營銷理論與高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力
一、高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力背景分析
就業工作是一項事關社會穩定大局的工程,促進高校畢業生成功就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也是推動高校健康發展的必要基礎。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並不樂觀,據國家人事部統計資料顯示: 200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超過560萬,近兩年沉積的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約有480萬人,2009年需就業的大學生高達千萬人。一邊是更多的畢業生需要就業,另一邊卻是由於全球性金融海嘯導致工作崗位減少、員工失業驟增的才市現狀。作為高校學生而言,沒有能力改變大環境的情況下,只有從自身的角度出發,改善自身素質,提高就業能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高校學生從廣義上來講可以認為是學校、學院甚至學生本身生產的產品,基於這樣一個前提,本文藉鑒市場營銷的概念與理論,從營銷的角度出發,探討4Ps營銷理論在就業指導工作中的運用,分析如何利用4Ps營銷理論來指導高校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培養工作。
二、4Ps營銷理論介紹
營銷組合理論認為市場需求或多或少地在某種程度上受到所謂“營銷變數”或“營銷要素”的影響,1960年美國西根大學教授密傑羅姆·麥卡錫(Mc-Carthy)在《基礎營銷》一書中指出,“營銷變數”或“營銷要素”可分為4類:產品(Product)、價格(Price)、渠道(Place)、促銷(Promotion),即著名的4Ps。1967年,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確認了以4Ps為核心的營銷組合方法[6],即:
產品(Product):註重開發的功能,要求產品有獨特的賣點,把產品的功能訴求放在第一位。
價格(Price):根據不同的市場定位,制定不同的價格策略,產品的定價依據是企業的品牌戰略,註重品牌的含金量。
分銷(Place):企業並不直接面對消費者,而是註重經銷商的培育和銷售網路的建立,企業與消費者的聯繫是通過分銷商來進行的。
促銷(Promotion):企業註重銷售行為的改變來刺激消費者,以短期的行為(如讓利,買一送一,營銷現場氣氛等等)促成消費的增長,吸引其他品牌的消費者或導致提前消費來促進銷售的增長。
三、就業競爭力的培養途徑
既然高校學生從廣義上來講可以認為是學校、學院甚至學生本身生產的產品,那麼可以對應4Ps理論來提出高校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培養途徑[7]。
(一)提升學生自身素質、能力
對應於4Ps中的第一個P中提出的產品要有獨特的賣點,特別要註重功能訴求,在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必須將提升學生素質能力,培養畢業生的核心競爭力放在工作的首位。這一獨特的競爭力概括起來有3種。
1.學習能力,不單指學生專業學習的能力,而且包括學生接受新事物,適應新環境的能力,這一能力是畢業生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只有培養了良好的學習能力,才能順利進行實踐活動,參與科研工作;2.實踐能力,指的是與專業密切相關的實踐活動中體現的能力,調查表明,用人單位認為相關的實際經驗比學歷更為重要,因此在具備一定學習能力的基礎上要引導學生加強實踐能力,不斷地通過實踐來驗證課堂學到的理論知識,增加就業砝碼;3.科研能力,這是在前面兩個能力基礎之上的進一步升華,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現自我能力的更高的舞臺。參與科研工作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專業研究水平以及實際操作能力,同時學生通過科研工作,畢業後能較快地適應實際工作。
(二)清晰的就業定位
對應於4Ps中的第二個P中提出的產品價格要合理,當前就業市場供求雙方進行雙向選擇,表現出一定程度的買方市場特征,因此在就業指導工作中要註意引導學生培養清晰的就業定位、定價,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就業成功率。
1.瞭解市場,每年畢業生數量不是固定的,就業市場也是千變萬化,根據經濟學的原理,供大於求之時,價格會下調;供不應求之際,價格會走高。因此,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一定掌握市場情況,充分瞭解就業信息,這樣才不至於在求職過程中出現期望過高或過低的現象。
2.瞭解自我,不結合自身的實際條件,盲目地進行定位、定價,在畢業生中很普遍,只有當畢業生的能力與素質跟用人單位的訴求相符時,交易(簽約)才有可能發生,因此,要指導學生認清自我,瞭解自身,清晰定位。
(三)完善的就業渠道
4Ps理論認為銷售平臺與渠道對產品銷售來講具有戰略意義,構建良好的銷售平臺與渠道會大大促進交易的產生。對於就業而言,供求雙方的交流平臺以及就業信息渠道至關重要。
1.打造全方位、多層次的供求方交流平臺,採取傳統形式與現代信息科技技術相結合的方式,構建專場招聘會、小型見面會、就業QQ群、bbs虛擬人才市場等方式組成的平臺,通過這一平臺,畢業生與用人單位能方便、快捷、全面地瞭解對方的各種信息,提高畢業生應聘成功率。
2.培育完善的就業信息渠道,引導學生搭建以學校就業指導中心、學院就業指導辦公室、專場招聘會為主,以親朋師長、網路、實習為輔的就業信息來源渠道,以強大的信息網路來解決供求雙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幫助畢業生更容易獲取就業信息。
(四)做好就業促銷
從4Ps中對促銷的定義可以得到啟示:就業過程也需要促銷,才能更好地使畢業生找到理想的工作。就業過程的促銷包括學生自身的促銷,學校學院的促銷。
1.學生在就業過程中要有營銷意識,懂得“自我促銷”。自薦信及簡歷是畢業生的廣告,良好的廣告將推動用人單位做出選擇,促成交易,作為就業指導工作者,要讓學生清楚,在求職信和簡歷的書寫過程中一定要簡明扼要,有的放矢,具有針對性,從滿足用人單位職位訴求的角度出發進行介紹自身情況,充分展現自我,這樣才能達到好的促銷效果。
2.除了培養學生自身的促銷意識之外,學校、學院負責就業的辦公室也要把促銷的理念融入到工作中。通過宣傳、廣告以及其他各種活動提升學校、學院的知名度,樹立品牌形象;利用各種各樣的機會和形式介紹、推銷畢業生。
營銷只是錦上添花,就業講究的是實力,關鍵要靠大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註意培養自己的專業技能,拓展自身各種能力,切實提高就業競爭力,根據80/20法則, 80%的機會掌握在20%的人手裡,80%的人將追逐剩下的20%機會,因此,作為就業指導工作者,我們的目標應是教育、引導學生努力成為20%的精英,這樣我們的大學生才能在就業求職過程中任憑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這也是就業指導工作的最終目的。
你覺得這篇內容對你有幫助嗎?
相關文章
-
4Ps營銷理論簡介
4P理論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隨著營銷組合理論的提出而出...
-
4Ps營銷理論的理論框架
4Ps的提出奠定了管理營銷的基礎理論框架。該理論以單個企業作為分析單位,認為影響企業營銷活動效果的因素有兩種: ...
-
4Ps營銷的評價
儘管營銷組合概念和4Ps觀點被迅速和廣泛的傳播開來,但同時在有些方面也受到了一些營銷...
-
4Ps與4Cs的相互關係
眾所周知,4Ps與4Cs是互補的而非替代關係,即Customer,是指用“客戶”取代“產品”,要先研究顧客的需求與欲望,然後再去生產、經營那個和銷售顧客確定想要買的...
-
4Ps營銷理論案例分析 (I) 基於4Ps的人力資源管理營銷策略組合
在對企業內部員工進行市場細分的基礎上,借用市場營銷的基本策略組合:4ps...